这和小分子药物发现过程一样,而和优化内源性先导物有很大区别。
由于我们在各种类型的癌症中都看到了这种模式中强烈的关联性,因此通过准确的测试,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最终诊断各类癌症。他们发现,在后来患癌症的人体内,染色体末端防止DNA受损的保护帽明显磨损更严重。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在13年的时间里对792人进行了多次端粒测量,其中135人最终被诊断出不同类型的癌症。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预防医学教授侯丽芳(音)博士说:理解端粒的这种生长模式或许意味着,它可以作为预测癌症的生物标记接着邢教授谈到遗传学常用的研究方法——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比较了基于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不同的特点。他强调要减少悲剧的发生,正确的方法比盲目的努力更有效。四、NGS目前主要存在问题• 测序数据质量• 覆盖度(高GC含量区域)• 同源序列• 数据解释问题• 变异解释问题• 人员问题• 实验室建设王坚:帕金森病的临床遗传学和咨询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帕金森病(PD)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
王教授表示PD遗传咨询的主旨在于对患者及家庭提供帮助,他还谈到了PD基因筛查的推荐策略。王教授最后谈到了冠心病的药物遗传与临床应用。国内LDTs如何能有效地为临床服务,如何进行管控是值得业界思考的一个问题。
由上述可见,性能验证要验证的是商品试剂盒说明书中所列出的性能验指标如精密度(重复性)、准确度、测定范围、线性范围(定量)、分析敏感性、分析特异性、抗干扰能力等是否在特定实验室条件下是否可以复现。因此,性能确认可用来指在测定方法研发时,建立的分析性能特征。李金明:解读个体化医学检测与实验室自建试剂方法 2015-05-09 06:00 · lobu 个体化医学检测目前国内既有经CFDA批准的商品试剂,也有实验室自建试剂方法 , 但实验室对LDTs 、性能验证和性能确认等概念通常比较模糊,如何去做性能验证和性能确认,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做,性能验证的合格判决断标准等,也不清楚。2014年新发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0号)删去了这一条,但并没有规定不允许自制医疗器械。
在国内,IVDs的监管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负责,管理法规是以国务院令形式发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同样,IVDs按低、中和高风险分为三类,第一类实行产品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实行产品注册管理。但强调LDTs在临床应用前,应有严格的性能确认程序,使用中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使用情况监控。
因此,对各项检测性能指标如精密度、准确度、分析敏感性等的验证是否合格的判断标准应以试剂盒说明书为准,如何进行性能验证也可按试剂盒说明书中相应性能指标确立时的方法进行,但可以适当简化。(3)实验室购买的是未经过批准的无证商品试剂。但也有众多学者反对,提出FDA是管诊断产品的,而临床实验室研发LDTs提供的只是一种医学服务,并非产品。说明性能验证特指针对经批准的商品试剂或检测系统,其所要验证的是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环境、人员、标准操作程序)下的检测性能指标是否与试剂盒说明书上所标示的是一致的。
作为CLIA的一部分,FDA将实验室检测根据其复杂程度分为豁免、中度和高度复杂三类,CLIA再针对这三类检测提出不同的管理要求。个体化医学检测目前国内既有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的商品试剂,也有实验室自建试剂方法(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s, LDTs) , 但实验室对LDTs 、性能验证(verification)和性能确认(validation)等概念通常比较模糊,如何去做性能验证和性能确认,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做,性能验证的合格判决断标准等,也不清楚。一、国内个体化医学检测现状及特点近几年来,国内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已开展了一些涉及肿瘤靶向治疗基因突变和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检测等个体化医学检测项目,并呈快速增加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根据其对患者的风险评估分为三类,I类为低风险,用于患者前,不需要评估或批准。
欧盟则制定了体外诊断医学产品指令(the In V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s Directive[Council Directive 98/79/EC]),作为欧盟的IVDs监管的要求,设定了最低安全、质量和性能标准,但具体评价由成员国的监管机构进行,一旦通过一个国家的批准,则全欧盟成员国通行有效。世界卫生组织(WHO)则将性能确认定义为,证明所使用的一个程序、过程、系统设备或方法能按预期进行工作以及取得预期结果的活动(或过程)。
加拿大则将IVDs的风险分为四级,遗传检测归为Ⅲ类,即对公众健康有中等风险或对个体有高风险。比如说,某实验室自制了一个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18~21号外显子基因突变检测试剂,也就是其预期用途是检测上述基因突变,性能确认就是通过实验所提供的客观证据证明该试剂是否能正确的且可重复地检测到相应基因突变。
CLIA关注的是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能力验证)、实验室检测人员的证书、报告结果的要求和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实验室负责人起着核心作用。II级中度风险,III级高风险,分别对应告知(reporting)、注册(registration)、510(k)认证等监管要求。因此,进行相应基因及结构改变以及基因表达等的检测是相关检测的基础,在分子水平上做出临床诊断,从而增加诊断的准确性并根据患者的遗传特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这就是个体化医学检测,其意义通俗地讲,就是决定特定的治疗药物或方法是否能用或用多用少。在美国绝大部分的基因遗传相关检测均采用LDTs,欧洲亦如此,但欧洲LDTs只适用于政府的公共医疗机构实验室,可免于IVD Directive监管,只能在自己实验室使用,如要提供给其它机构实验室,则需要走监管程序。在美国,1976年的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医学产品法案修正案(The 1976 Medical Device Amendments to the Federal Food,Drug and Cosmetic Act,FDCA)授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监管包括体外诊断产品(in vitro diagnostic devices,IVDs)在内的医学产品。而性能确认(validation),美国FDA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均将其定义为,通过检查和提供客观证据证明,对一特定预期用途(intended use)的要求始终能得到满足。
近些年来,在美国一些商业实验室开展了直接针对消费者的检测项目(direct to consumer,DTC),主要是一些疾病风险预测的项目,均为LDTs。2. 涉及的临床科室多目前国内开展个体化医学检测的临床实验室所涉及的科室非常多,因为个体化药物治疗研究进展日新月异,可考虑采用基因检测来决定药物使用的药物名单越拉越长,几乎涉及所有临床科室,只要相应科室的主任有相应知识和意识,也有实验室,就有可能去开展相关检验项目。
3. 自配试剂多个体化医学检测尽管已有一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的检测试剂,涉及约30余个检验项目,但仍有许多实验室所使用的试剂为自配试剂或方法为自建方法,即LDTs,如几乎所有PCR-Sanger测序、PCR-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性分析(RFLP)、PCR-质谱和PCR-高通量测序等。因为其意义的不明确和结果解读的问题,对被检者有可能造成不可预知的困惑或伤害。
此外,有许多实验室对商品试剂盒的组份及操作进行了改变,一旦出现这种改变,所用试剂即应被视为LDTs说明性能验证特指针对经批准的商品试剂或检测系统,其所要验证的是在特定的实验室条件(环境、人员、标准操作程序)下的检测性能指标是否与试剂盒说明书上所标示的是一致的。
而美国的CLIA中的性能验证术语特指使用某特定检测试剂或系统的实验室按照所提供的试剂盒或检测系统说明书使用时,能复现生产厂家所宣称的检测性能。(3)实验室购买的是未经过批准的无证商品试剂。而性能确认为LDTs建立上述性能指标,从而证明其能满足相应的应用目的。国内LDTs如何能有效地为临床服务,如何进行管控是值得业界思考的一个问题。
对于罕见疾病,以及有巨大的临床需求,且安全性被证实的诊断技术,FDA把它划为I级低风险,仍然由CMS监管。一般的药物遗传检测属于Ⅱ类。
各种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深入基出研究,产生了疾病的靶向治疗概念,各种靶向治疗药物研发的跟进,使得靶向治疗成为现实,但靶向治疗的有效性又与相应基因结构的改变、表达以及代谢密切相关。Ⅱ类为中度风险,而进行一般和特定的控制,常需通过进入市场前的告知方式或者510(K)过程由FDA进行评估。
因此,性能确认可用来指在测定方法研发时,建立的分析性能特征。因此,进行相应基因及结构改变以及基因表达等的检测是相关检测的基础,在分子水平上做出临床诊断,从而增加诊断的准确性并根据患者的遗传特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这就是个体化医学检测,其意义通俗地讲,就是决定特定的治疗药物或方法是否能用或用多用少。
由于妈妈给她遗传了BRCA1基因,因此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比较高,分别是87%和50%。Ⅲ类为高风险,则需要进入市场前的批准(premarket approval,PMA)程序。还有,如果使用无证商品试剂,也属于LDTs。本文就上述方面谈一点个人的理解和思考。
例如,美国好莱坞著名女演员茱莉2013年5月14日在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My Medical Choice(我的医疗选择)一文,她表示自己由于携带乳腺癌1号基因(BRCA1),已经接受预防性的双侧乳腺切除手术,以降低罹癌风险。因此,国内目前开展个体化医学检测项目的实验室大部分在非检验科的其它科室或临床科室的研究实验室,如病理科、药剂科、妇产科、肿瘤科、心胸外科、眼科、耳鼻喉科、转化医学中心、中心实验室、 医疗机构研究所和医学检验所等。
在CLIA规则下的定期检查确保LDTs遵循必要的程序,并且LDTs检测只能是在执业医生、实验室科学家、遗传学家和分子病理学家等实验室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加拿大则将IVDs的风险分为四级,遗传检测归为Ⅲ类,即对公众健康有中等风险或对个体有高风险。
根据其对患者的风险评估分为三类,I类为低风险,用于患者前,不需要评估或批准。国内针对LDTs在2000年发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6号)中的第十条规定,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的临床需要,可以研制医疗器械,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本单位使用。